|
||||||
|
||||||
三月的南部非洲,驕陽似火,津巴布韋旺吉燃煤電站內人來任務怪,步履匆匆,一派繁忙景象。電站7號機組B級檢修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此次1260余項檢修項目已完成大半。電建電投公司下屬旺吉項目部把此次B修作為良好契機,超前精細策劃 過程中周密組織“師帶徒”,讓此次檢修既成為對設備的一次深度維護,更成為津方員工傳承技術、提升技能的沉浸式大課堂。 “原來找正不只是對齊那么簡單” 在汽機檢修現場,7C給水泵電機剛剛完成維修,接下來最關鍵的工序便是對輪找正。津方技工埃里森(Elison)和同事們圍在設備旁,手中拿著千分表和對中工具,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盡管之前聽過理論培訓課,但第一次面對實際操作,他們仍有些不知所措。 “別急,看我做,我們一步步來。”中方師傅于君偉走上前來,拿起千分表,示范測量:“先測四個基點的數據,看看是否超差。”埃里森聚精會神地觀察著,按照于師傅的指導記錄數據,并調整墊片厚度。當調整到誤差小于0.02毫米時,于師傅滿意地點了點頭:“對,就是這樣!對輪找中心要耐心、細心,這樣才能確保設備運行時振動小,效率高。” 經過反復調整,最終對中精度達到了標準范圍。埃里森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臉上露出成就感滿滿的笑容:“原來找正不只是對齊那么簡單,更是一個精準的技術活!” 這次實戰讓埃里森對設備維護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增強了他在后續檢修工作中的信心。 “電氣設備不是壞了才修” 在電氣檢修區,7號機組11千伏真空斷路器的預防性試驗正在進行。津方電氣工程師達林頓(Darlington)帶著測試儀器,和團隊一起檢測斷路器的絕緣性能、分合閘時間及觸頭接觸電阻。 “數據有點偏差,是不是接觸不良?”達林頓皺起眉頭。中方電氣檢修專工高軍強示意他再測一次,并檢查斷路器的操作機構。經過仔細排查,他們發現觸頭表面有輕微氧化,導致接觸電阻略微升高。高軍強一邊指導清理觸頭,一邊講解:“真空斷路器的觸頭接觸電阻過大,會影響開關性能,甚至導致過熱損壞。所以預防性試驗非常重要,能幫助我們提前發現隱患。” 經過處理,測試數據恢復正常,達林頓會心地點著頭:“現在我明白了,電氣設備不是壞了才修,而是要提前預防,把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 “先驗電、后作業、再復核” 設備的可靠性離不開精細的檢修,人的安全更是電廠管理的重中之重。為了加強安全意識、提升安全技能,項目部建立了“每周一案例”安全培訓機制,每周組織津方員工學習一個中國電力行業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吸取教訓,并結合旺吉電廠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改進措施。 在最近的一次培訓會上,大家學習了一起因誤操作導致的電氣短路事故。案例中的一名電工未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制度,在未驗電、未掛接地線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導致設備短路損壞,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聽完案例分析后,津方員工進一步討論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以前我們覺得,只要操作熟練,安全規程可有可無。但今天的案例讓我意識到,一次違規可能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一名津方技術員感慨道。之后,大家在執行操作時更加嚴格遵守安全規定,“先驗電、后作業、再復核”成為了工作中的習慣動作。 這次檢修中,通過“師帶徒”模式,津方員工的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通過實際操作,他們從理論走向實踐,成為合格的技術骨干;通過安全培訓,他們增強了風險防范意識,為電廠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 據統計,自2024年以來,旺吉項目部20余名津方職工走上關鍵崗位,60余名崗位得到晉升,中方運行人員實現“四班三倒”工作制,檢修專業津方員工積極參與夜間值班工作,累計獨立辦理工作票一千余份,占比達到30%,2024年底項目部提前30天完成屬地化目標任務。 |
||||||
【打印】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