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西藏帕孜水利樞紐工程一項創新技術引發國家主流媒體關注。由中國電建水電基礎局聯合研發的高海拔可移動式超大跨度氣肋膜倉技術成功應用于該工程,被中國新聞網、人民網、《西藏日報》等權威媒體譽為“全國首例”,為高寒高海拔地區水利建設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 帕孜水利樞紐地處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年黃金施工期僅4個月,冬季低溫、強風及雨季降水嚴重制約大壩瀝青混凝土心墻填筑進度。項目科研團隊針對這一世界級難題,研發出可移動式超大跨度氣肋膜倉技術,通過三大創新實現施工革命:一是智能移動系統。氣肋膜倉搭載自研可移動軌道平臺,通過電機驅動實現作業面靈活移動,單日覆蓋施工面積超500平方米;二是模塊化結構設計。底部基礎采用預制模塊化搭建,整體安裝拆卸周期縮短70%,重復利用率達90%;三是環境控制技術。56米寬×102米長×24米高的超大空間(總面積 5700 平方米),集成智能溫控、防風防雨系統,確保- 10℃至35℃環境下施工質量穩定。 中國新聞網鏈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385241.shtml 人民網鏈接: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6235724205966336 《西藏日報》鏈接:https://www.xzxw.com/xw/xzyw/2025-03/20/content_6483805.html |
|||||
【打印】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