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2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了2025年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情況。當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459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5209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9292人,這是連續第138個月公布月報數據。 從查處問題類型看,在履職盡責、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嚴重影響高質量發展方面,2月共查處問題5235起,占當月查處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總數的88.7%。2月查處的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違規吃喝、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3類問題,分別占當月查處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的53.4%、21.3%、12.4%。 從查處級別看,2月,全國共查處地廳級領導干部問題64起,查處縣處級領導干部問題844起,查處鄉科級及以下干部問題10551起。其中,鄉科級及以下干部問題占查處問題總數的92.1%。 近日,中辦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刻認識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學習教育目標任務,精心安排部署,一體推進學查改,確保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要堅持嚴的基調,加強監督執紀,對學習教育期間頂風違紀行為嚴肅處理、形成震懾;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推動構建由腐糾風工作鏈,斬斷由風及腐利益鏈;堅持糾樹并舉,把查處“四風”問題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取得更大成效。 在深入貫徹上下功夫 黨中央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向全黨宣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釋放出一抓到底的強烈信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緊扣“深入”二字出實招、下狠勁,切實把作風建設向縱深推進。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上要深入貫徹,思想上首先要深化認識。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抓起,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重塑了黨的形象,厚植了黨的執政根基,中央八項規定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張“金色名片”。但要看到,當前“四風”問題依然嚴峻復雜,頂風違紀時有發生,隱形變異潛滋暗長,風腐交織日益凸顯。一些黨組織沒有把作風建設作為分內之事、應盡之責,存在松勁懈怠、疲勞厭戰情緒,有的干部仍把“四風”問題視作“小事小節”,甚至鼓吹“影響發展”,期盼降調變調。抓作風這根弦松不得,必須堅持馬不離鞍、韁不松手。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黨的作風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深刻認識加強作風建設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保障,深刻認識作風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保持高度冷靜清醒,不斷增強改作風樹新風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以昂揚精神、優良作風投身到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 抓重點才能促深入,必須堅持抓主抓重,聚焦發力求突破。只有抓到關鍵處,靶向糾治、持續用力,才能推動作風建設不斷走深走實。要抓住重點問題深化整治,緊緊圍繞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的“四個聚焦”任務和學習教育明確的有關要求,出硬招數,下苦功夫,深入糾治違規吃喝、“快遞送禮”、無實質內容的因公出國(境)活動以及不作為亂作為、加重基層負擔等問題,以鐵的紀律狠剎歪風邪氣。要緊盯重點對象強化教育管理監督,抓住“一把手”、年輕干部、新提拔干部、關鍵崗位干部等重點群體,持續念好“緊箍咒”,運用典型案例加強警醒警示,引導督促錘煉黨性、明辨是非、增強定力,弄清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層級強力攻堅,把握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嚴肅懲治金融、國企領域作風頑疾,突出省、市、縣三級抓好問題整治,對學習教育期間頂風違紀行為從嚴處置,對隱形變異問題深挖細查,不斷強化嚴的氛圍。 科學方法是抓深入的關鍵,必須升級戰術打法,標本兼治求長效。作風建設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總體戰,要以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糾治“四風”,推動作風建設常態長效。堅持風腐同查打好攻堅戰,構建由腐糾風工作鏈,從腐敗個案撕開口子、循線挖掘,在查清涉案對象本人“四風”問題基礎上,著力發現其他公職人員“四風”線索,形成“查一案帶一批”的震懾效應。堅持深化治理打好持久戰,推動各地區各單位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制度“回頭看”,結合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圍繞因公出國(境)、考察調研、辦公用房、公務用車、公務接待以及開會發文、督查檢查考核等方面,查找制度短板,堵塞制度漏洞,確保規定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讓蠢蠢欲動者在嚴密的制度體系中無機可乘。堅持糾樹并舉打好總體戰,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深入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立足職責推進移風易俗,以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努力實現清明黨風政風與清淳社風民風良性共進。 |
|||
【打印】 【關閉】 | |||
瀏覽次數:
|
|||